[日期:2017-12-08] | 来源:教科室 作者:语文组 | [字体:大 中 小] |
教育是一个唤醒、共鸣 、齐舞的过程。作为语文老师,如果本身对文字缺少精准的理解,对自我生命缺乏深切体验,不能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,指出学生理解上的盲点,就可能辜负了语文老师这个称号。李妍老师作为一名90后的语文老师,从教一年以来,渐渐对学生教育、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体悟。以下是她的经验分享:
说教育:唤醒激情,一起兑换“梦想”
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,为此在大学期间,我一大半的时间是泡在图书馆里,四年来,一共阅读了各种关于文学类、教育学类的书籍845本,并在全校毕业生里排名第一,还获得了“校园读书之星的称号”。
尽管如此,现实却像冷冷的冰雨泼在了我的身上,让我第一次登上讲堂,觉得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深切含义。
大学时期在图书馆
初登讲台,看到一大群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“弟弟妹妹”,我确实感觉到充满激情并任重道远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,我发现高二理科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很是缺乏,一个班65个孩子上课记笔记的不到10个,作业基本应付,碰到需要动点脑筋的作文,一半都交不上来。
经历加反思等于成长。通过我的总结,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和激情,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目标。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呢?必须先让他们有一个能看见的“小目标”。
亲手设计制作的奖励券兑换情况
在观看班上一场足球比赛时,我突然发现,孩子们在赛场上争先恐后,好胜心极强,对于奖励荣誉其实很在意。我想,何不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竞争奖励机制。
但是奖什么呢?一次我和一个调皮的男生聊天,我问他:“你最想要的奖励是什么?”他笑着说:“如果老师可以给我爸打一次表扬电话就好了”。我突然觉得有办法了!我要设计一种奖励券,例如一次语文考试进步10名获得老师赠送超级好书一本;一次作文分数上50获得打给父母表扬电话的机会;一次背诵默写全满分获得课前10分钟演讲的机会等等……
给学生准备的兑换礼物
不出我料,班上一场语文学习风暴真的到来了!一次期中考试后班上成绩突飞猛进,有32个同学都兑换了自己的“奖品”。一个平时文静的女生,悄悄告诉我:“老师,现在班上语文学习积极性太高了,晚上关了灯都有咱们班上的同学在寝室走廊里背课文呢!”看到同学们的学习举动,我真的很欣慰,很感动。
说课堂:激发课堂 ,共赴心灵盛宴
我常对孩子们说“文字有温度、有味道、有灵魂”,我总不断尝试让语文课堂更创新更自由。
在给学生们讲《望海潮》一课时,当孩子们读到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时,恰逢夏天,我会穿上江南墨色的旗袍,带他们走出教室,在校园的荷花池旁,赏荷听曲、品桂花茶、写真意诗。
湖光,山色,桂子,荷花,采莲曲,自然和谐,浑融如一。有同学在那次课后,在周记本上写到:“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世界,一种多么诗意的生活,一个怎样天人合一的境界。我体验了一场“美”到极致的视听盛宴!”
为学生们烹煮桂花茶
在复习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时,我在班上开展了“一站到底”的分小组比赛。同学们比知识面、比速度、比团队合作,课堂生机勃勃。
在讲《荆轲刺秦王》时,我让学生们排一幕课本剧,用最真实的体验还原历史的现场。看着孩子们利用自己做的道具,走心地演绎了一场好剧,让我顿时欣喜万分。
我认为正如释空禅师所言“一切诸经,皆不过是敲门砖,要敲开门,唤出其中的人来,此人即是你自己。” 学习语文,其实质是要学会体悟生命。文字当初诞生之时的震撼人心的冲击力与生命力,在岁月的尘埃中被湮没,而真正语文人要做的是让它们重生。
说未来:直播课堂,携手漫步云端
从书本学习拓展到网络学习,从传统课程教学拓展到微课教学,从精品课堂拓展到云端智慧课堂……作为90后,我对新技术与新媒体催生的学习思维变革很感兴趣,我开始转变观念,自学运用直播平台录课,分享教育资源。
讲课现场
在讲到《望海潮》时,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,向听课学生展示诗歌意象图片、播放G20杭州宣传片、运用教学平台进行线上互动,生成互动深度的教学知识。在课堂上,我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,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。
同时,我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,全方位地感知信息,赏析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优美佳句。学生兴趣浓郁,在平台上留言道: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,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,湖、山、秋月、桂花、荷花奔赴而来,令人心旷神怡,遐想万千。”
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兴趣浓郁
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,我不断运用于实践,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,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,富有感染力,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力,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,学生学得实实在在,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结论。
【作者简介】李妍,1993年出生,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,仍在攻读教育学硕士。现任重庆一中高中语文老师,爱文学,爱运动,更喜欢旅行,最高兴的事情是,与学生一起诗画青春、泼墨年华。
- 0
- 顶一下